<摘抄>从零开始编写自己的 JavaScript 框架

[原文]从零开始编写自己的JavaScript框架

1. 模块的定义和加载

1.1 模块的定义

一个框架想要能支撑较大的应用,首先要考虑怎么做模块化,有了内核和模块加载系统,外围的模式就可以一个一个的增加。不同的 JavaScript 框架,实现模块化方式各有不同,我们来选择一种比较优雅的方式做个讲解。

先问个问题:我们做模块系统的目的是什么?如果觉得这个问题难以回答,可以从反面来考虑:假如不做模块系统,有什么样的坏处?

我们经历过比较粗放、混乱的前端开发阶段,页面里充满了全局变量,全局函数。那时候要复。用 js 文件,就是把某些 js 函数放到一个文件里,然后让多个页面都来引用。

考虑到一个页面可以引用多个这样的 js,这些 js 互相又不知道别人里面写了什么,很容易造成命名的冲突,而产生这种冲突的时候,又没有哪里能够提示出来。所以我们要有一种办法,把作用域比较好的隔开。

JavaScript 这种语言比较奇怪,奇怪在哪里呢?它的现有版本里没有 package 跟 class,要是有,我们也没必要来考虑什么自己做模块化了。那它是要用什么东西来隔绝作用域呢?

在很多传统高级语言里,变量作用域的边界是大括号,在{}里面定义的变量,作用域不会传到外面去,但我们的 JavaScript 大人不是这样的,它的边界是 function。所以我们这段代码,仍然能打印出值

1
2
3
4
for (var i=0; i<5; i++) {
// do something...
}
alert(i);

那么我们只能选用 function 做变量的容器,把每个模块封装到一个 function 里。现在问题又要来了,这个 function 本身的作用域是全局的,怎么办?我们想不到办法,拔剑四顾心茫然。

我们有没有可以参照的东西呢?这时候,脑海中一群语言飘过:C 语言飘过:“我不是面向对象语言哦,不需要想你这么组织哦”,“死开!”,Java 飘过:“我是纯面向对象语言哟,连 main 都要在类中,编译的时候通过装箱清单指定入口哦”,“死开!”,C++ 飘过:“我也是纯面向对象语言哦”,等等,C++是纯面向对象的语言吗?你的 main 是什么??? main 是特例,不在任何类中!
TIPS:如何利用面向对象编程的 4 个原理(封装、抽象、继承和多态)

啊,我们发现了什么,既然无法避免全局的作用域,那与其让100个 function 都全局,不如只让一个来全局,其他的都由它管理。

本来我们打算自己当上帝的,现在只好改行先当个工商局长。你想开店吗?先来注册,不然封杀你!于是良民们纷纷来注册。店名叫什么,从哪进货,卖什么的,一一登记在案,为了方便下面的讨论,我们连进货的过程都让工商局管理起来。

店名,指的就是这里的模块名,从哪里进货,代表他依赖什么其他模块,卖什么,表示它对外提供一些什么特性。

好了,考虑到我们的这个注册管理机构是个全局作用域,我们还得把它挂在 window 上作为属性,然后再用一个function 隔离出来,要不然,别人也定义一个同名的,就把我们覆盖掉了。

1
2
3
4
5
6
7
(function() {
window.thin = {
define: function (name, dependencies, factory) {
// register a module
}
}
})

在这个 Module 方法内部,应当怎么去实现呢?我们的 Module 应当有一个地方存储,但存储是要在工商局内部的,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看到的,所以这个存储结构也放在工商局同样的作用域里。

用什么结构去存储呢?工商局备案的时候,店名不能跟已有的重复,所以我们发现这是用 map 的很好场景,考虑到 JavaScript 语言层面没有 map,我们弄个 Object 来存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(function () {
var moduleMap = {};
window.thin = {
define: function (name, dependencies, factory) {
if (!moduleMap[name]) {
var module = {
name: name,
dependencies: dependencies,
factory: factory,
};
moduleMap[name] = module;
}
return moduleMap[name];
}
}
})

现在,模块的存储结构就搞好了。

1.2 模块的使用

存的部分搞好了,我们来看看怎么取。现在来了一个商家,卖木器的,他需要从一个卖钉子的那边进货,卖钉子的已经来注册过了,现在要让这个木器厂能买到钉子。现在的问题是,两个商家处于不同的作用域,也就是说,他们互相不可见,那通过什么方式,我们才能让它们产生调用关系呢?

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还是得靠政府,有困难要坚决克服,没有困难就制造困难来克服。现在困难有了,该克服了。商家说,我能不能给你我的进货名单,你帮我查一下它们在哪家店,然后告诉我?这么简单的要求当然一口答应下来,但是采用什么方式传递给你呢?这可犯难了。

我们参考 AngularJS 框架,写了一个类似的代码:

1
2
3
4
5
6
7
thin.define("A", [], function () {
// module A
});
thin.define("B", ["A"], function () {
// module B
var a = new A();
});

看这段代码特别在哪里呢?模块 A 的定义,毫无特别之处,主要看模块 B。它在依赖关系里写了一个字符串的 A,然后在工厂方法的形参写了一个真真切切的 A 类型。嗯?这个有些奇怪啊,你的 A 类型要怎么传递过来呢?其实很简单的,因为我们声明了依赖项的数组,所以可以从依赖项,挨个得到对应的的工厂方法,然后创建实例,传进来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use: function (name) {
var module = moduleMap[name];
if (!module.entity) {
var args = [];
for (var i = 0; i < module.dependencies.length; i++) {
if (moduleMap[module.dependencies[i]].entiry) {
args.push(moduleMap[module.dependencies[i]].entity);
} else {
args.push(this.use(module.dependencies[i]));
}
}
module.entity = module.factory.apply(noop, args);
}
return module.entity;
}

我们可以看到,这里面递归获取了依赖项,然后当做参数,用这个模块的工厂方法来实例化了一下。这里我们多做了一个判断,如果模块工厂已经执行过,就缓存在 entity 属性上,不需要每次都创建。以此类推,加入一个模块有多个依赖项,也可以用类似的方式写,毫无压力:

1
2
3
4
5
6
thin.define("D", ["A", "B", "C"], function (A, B, C) {
// module D
var a = new A();
var b = new B();
var c = new C();
});

注意了,D模块的工厂,实参的名称未必就要是跟依赖项一致,比如,以后我们代码较多,可以给依赖项和模块名称加命名空间,可能变成这样:

1
2
3
4
5
6
thin.define("foo.D", ["foo.A", "foo.B", "foo.C"], function (A, B, C) {
// module D
var a = new A();
var b = new B();
var c = new C();
});

这段代码仍然可以正常运行。我们来做另外一个测试,改变形参的顺序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thin.define("A", [], function) {
return "a";
};

thin.define("B", [], function) {
return "b";
};

thin.define("C", [], function) {
return "c";
};

thin.define("D", ["A", "B", "C"], function (B, A, C) {
return B + A + C;
});

var D = thin.use("D");
alert(D);

试试看,我们的 D 打出什么结果呢?结果是”abc”,所以说,模块工厂的实参只跟依赖项的定义有关,跟形参的顺序无关。我们看到,在 AngularJS 里面,并非如此,实参的顺序是跟形参一致的,这是怎么做到的呢?

我们先离开代码,思考这么一个问题:如何得知函数的形参名数组?对,我们是可以用 func.length 得到形参个数,但无法得到每个形参的变量名,那怎么办呢?

AngularJS 使用了一种比较极端的办法,分析了函数的字面量。众所周知,在 JavaScript 中,任何对象都隐含了 toString 方法,对于一个函数来说,它的 toString 就是自己的实现代码,包含函数签名和注释。下面我贴一下 AngularJS 里面的这部分代码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var FN_ARGS = /^function\s*[^\(]*\(\s*([^\)]*)\)/m;
var FN_ARG_SPLIT = /,/;
var FN_ARG = /^\s*(_?)(\S+?)\1\s*$/;
var STRIP_COMMENTS = /((\/\/.*$)|(\/\*[\s\S]*?\*\/))/mg;
function annotate(fn) {
var $inject,
fnText,
argDecl,
last;

if (typeof fn == 'function') {
if (!($inject = fn.$inject)) {
$inject = [];
fnText = fn.toString().replace(STRIP_COMMENTS, '');
argDecl = fnText.match(FN_ARGS);
forEach(argDecl[1].split(FN_ARG_SPLIT), function(arg){
arg.replace(FN_ARG, function(all, underscore, name){
$inject.push(name);
});
});
fn.$inject = $inject;
}
} else if (isArray(fn)) {
last = fn.length - 1;
assertArgFn(fn[last], 'fn');
$inject = fn.slice(0, last);
} else {
assertArgFn(fn, 'fn', true);
}
return $inject;
}

可以看到,这个代码也不长,重点是类型为 function 的那段,首先去除了注释,然后获取了形参列表字符串,这段正则能获取到两个结果,第一个是全函数的实现,第二个才是真正的形参列表,取第二个出来 split,就得到了形参的字符串列表了,然后按照这个顺序再去加载依赖模块,就可以让形参列表不对应于依赖项数组了。

ANgularJS 这段代码很强大,但是要损耗一些性能,考虑到我们的框架首要原则是简单,甚至可以为此牺牲一些灵活性,我们不做这么复杂的事情了。

1.3 模块的加载

到目前为止,我们可以把多个模块都定义在一个文件中,然后手动引入这个 js 文件,但是如果一个页面要引用很多个模块,引入工作就变得比较麻烦,比如说,单页面应用程序(SPA)一般比较复杂,往往包含数以万计行数的 js 代码,这些代码至少分布在几十个甚至成百上千的模块中,如果我们也在主界面就加载他们,载入时间会非常难以接受。但我们可以这样看:主界面加载的时候,并不是用到了所有这些功能,能否先加载那些必须的,而把剩下的放在需要用的时候再去加载?

所以我们可以考虑万能的 AJAX,从服务端获取一个 js 的内容,然后….,怎么办,你当然说不能 eval 了,因为据说 eval 很 evil 啦,但是它 evil 在哪里呢?主要是破坏全局作用域啦,怎么怎么,但是如果这些文件里面都是按照我们规定的模块格式写,好像也没有什么在全局作用域的…,好吧。

算啦,我们还是用最简单的方式,就是动态创建 script 标签,然后设置 src,添加到 document.head 里面,然后监听它们的完成事件,做后续操作。真的很简单,因为我们的框架不需要考虑那么多种情况,不需要 AMD,不需要 require 那么麻烦,用着框架的人必须按照这里的原则写。

所以,说真的我们这里没那么复杂啦,要是你们想看更详细原理不如去看这个,解释的比我好诶:
JavaScript 的装载和执行
[补一段,@Franky 大神指出了这篇文章中一些不符合现状的地方,我把它也贴在这里,共读者参考]

很多观点都是,史蒂夫那本老书上的观点,和那时候同期产生的一些数据和资料…所以显得不少东西说的都太想当然了…譬如 script 标签的加载和执行会阻塞后面资源的加载和执行之类的。说的过于肯定了。比如 Chrome 7+ 就开始逐渐改进的——预加载机制,就分 head 里面的资源、body 里面的资源,两个资源是否跨界三种情形,不提这些浏览器,我们看看 ie10 也同样改进了死循环10秒,这后面的图片能被提前加载,就不用说其他 A 级浏览器的丰富的优化策略了。所以还是建议博主,别拿几年前的老资料作为依据,尤其这些数据是用来说明更新速度像在赛跑一样的各个浏览器了。

关于 defer,似乎史蒂夫的老书上是这么说的么?显然没有测试全非 ie 浏览器的各个版本,或者是他测试数据的时候 ff 某大版本的几个 beta 子版本还没出现?

其次是就你的加载器提到的预加载策略,你有测过所有浏览器用 Object 预加载可能涉及到的问题么(比如 chrome8,9的预加载的会话级别的资源类型缓存 bug)。抛开这个问题不谈,假设你预加载到一般,用户再次触发了加载。你觉得这种情况如果频繁发生,是否合适?你的预加载策略连script.onload 状态都无法测知,进一步优化的可能性就消失了。考虑下为什么 seajs 的 umd 要设计成那个样子?

最后吐槽下你的代码,有注意到你用 document.body.appendChild 来向 dom 中插入脚本,我的建议是,永远不要这样做 ,除非你可以无视 ie6用户、以及 ie7缺失某些补丁的子版本。

你可以选择 body,可以但请使用 insertBefore。但在某些极端情况下,这仍然会发生问题,最佳实践是 head.insertBefore 向其第一个子节点插入。(你甚至无需检测是否存在子节点,这个 api 会在没有子节点的时候,行为同 appendChild)。而更加稳妥的情况是:如果注入 script,发现document.head 还没有被构建时,可以自己造一个,这才是一个通用加载器要做到的程度…

我也偷懒了,只是贴一下代码,顺便解释一下,界面把所依赖的 js 文件路径放在数组里,然后挨个创建 script 标签,src 设置为路径,添加到 head 中,监听他们的完成事件。在这个完成时间里,我们要做这么一些事情:在 fileMap 记录当前 js 文件的路径,防止以后重复加载,检查列表中所有文件,看看是否全部加载完了,如果全加载好了,就执行回调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require: function (pathArr, callback) {
for (var i = 0; i < pathArr.length; i++) {
var path = pathArr[i];

if (!fileMap[path]) {
var head = document.getElementsByTagName('head')[0];
var node = document.createElement('script');
node.type = 'text/javascript';
node.async = 'true';
node.src = path + '.js';
node.onload = function () {
fileMap[path] = true;
head.removeChild(node);
checkAllFiles();
};
head.appendChild(node);
}
}

function checkAllFiles () {
var allLoaded = true;
for (var i = 0; i < pathArr.length; i++) {
if (!fileMap[pathArr[i]]) {
allLoaded = false;
break;
}
}
if (allLoaded) {
callback();
}
}
}

1.4 小结

到此为止,我们的建议框架的模块定义系统就完成了。完整的代码如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60
61
62
63
64
65
66
67
68
69
70
71
72
73
74
75
76
77
(function () {
var moduleMap = {};
var fileMap = {};

var noop = function () {};

var thin = {
define: function (name, dependencies, factory) {
if (!moduleMap[name]) {
var module = {
name: name,
dependencies: dependencies,
factory: factory,
};

moduleMap[name] = module;
}

return moduleMap[name];
},

use: function (name) {
var module = moduleMap[name];

if (!module.entity) {
var args = [];
for (var i = 0; i < module.dependencies.length; i++) {
if (moduleMap[module.dependencies[i]].entity) {
args.push(moduleMap[module.dependencies[i]].entity);
} else {
args.push(this.use(module.dependencies[i]));
}
}

module.entity = module.factory.apply(noop, args);
}

return module.entity;
},

require: function (pathArr, callback) {
for (var i = 0; i < pathArr.length; i++) {
var path = pathArr[i];

if (!fileMap[path]) {
var head = document.getElementsByTagName('head')[0];
var node = document.createElement('script');
node.type = 'text/javascript';
node.async = 'true';
node.src = path + '.js';
node.onload = function () {
fileMap[path] = true;
head.removeChild(node);
checkAllFiles();
};
head.appendChild(node);
}
}

function checkAllFiles() {
var allLoaded = true;
for (var i = 0; i < pathArr.length; i++) {
if (!fileMap[pathArr[i]]) {
allLoaded = false;
break;
}
}

if (allLoaded) {
callback();
}
}
}
}

window.thin = thin;
})();

测试代码如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60
61
62
thin.define('constant.PI', [], function () {
return 3.1415926;
});

thin.define('shape.Circle', ['constant.PI'], function (pi) {
var Circle = function (r) {
this.r = r;
};

Circle.prototype = {
area: function () {
return pi * this.r * this.r;
},
};

return Circle;
});

thin.define('shape.Rectangle', [], function () {
var Rectangle = function (l, w) {
this.l = l;
this.w = w;
};

Rectangle.prototype = {
area: function () {
return this.l * this.w;
}
};

return Rectangle;
});

thin.define('ShapeTypes', ['shape.Circle', 'shape.Rectangle'], function (Circle, Rectangle) {
return {
CIRCLE: Circle,
RECTANGLE: Rectangle,
};
});

thin.define('ShapeFactory', ['ShapeTypes'], function (ShapeTypes) {
return {
getShape: function (type) {
var shape;

switch (type) {
case CIRCLE:
shape = new ShapeTypes[type](arguments[1]);
break;
default:
shape = new ShapeTypes[type](arguments[1], arguments[2]);
break;
}

return shape;
}
};
});

var ShapeFactory = thin.use('ShapeFactory');
alert(ShapeFactory.getShape('CIRCLE', 5).area());
alert(ShapeFactory.getShape('RECTANGLE', 3, 4).area());

在这个例子中,定义了四个模块,每个模块只需要定义自己所直接依赖的模块,其他的可以不必定义。也可以来这里看测试链接:测试用例

2. 数据绑定

2.1 数据绑定的原理

数据绑定是一种很便捷的特性,一些RIA框架带有双向绑定功能,比如Flex和Silverlight, 当某个数据发生变更时,所绑定的界面元素也发生变更;当界面元素发生变化时,数据也跟着变化,这种功能在处理表单数据的填充和收集时,是非常有用的。

在HTML中,原生是没有这样的功能的,但有些框架做到了,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呢?我们来做个简单的demo,顺便探讨一下其中原理

先看数据到界面上的绑定:

1
2
3
4
5
<input vm-value="name">

var person = {
name: "Tom"
};

如果我们直接给name重新赋值,person.name = “jerry”,怎样才能让界面得到变更?

从直觉来说,我们需要在name发生改变时,触发一个事件,或者调用某个指定的方法,然后才好着手做后面的事情,比如:

1
2
3
4
5
6
7
var person = {
name: "Tom",
setName: function(newName) {
this.name = newName;
//do something
}
};

这样我们可以在setName里面去给input赋值。推而广之,为了使得实体包含的多个属性都可以运作,可以这么做:

1
2
3
4
5
6
7
8
var person = {
name: "Tom",
gender: m,
set: function (key, value) {
this[key] = value;
//do something
}
}

或者合并两个方法,只判断是否传了参数:

1
2
3
4
5
6
7
Person.prototype.name = function (value) {
if (arguments.length === 0) {
return this._name;
} else {
this._name = value;
}
}

在这种情况下,赋值的时候就是Person.name(“Tom”), 取值的时候就是var name = Person.name() 了。

有一些框架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变通实现数据绑定的,对数据的写入只能通过方法调用。但这种方式很不直接,我们来想点别的。

在C#等一些语言中,有一种东西叫存取器,比如说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class Person
{
private string name;

public string Name
{
get
{
return name;
}
set
{
name = value;
}
}
}

用的时候,Person.Name = “Jerry”, 就会调用到set里,相当于是个方法。

这一点非常好,很符合我们的需要,那JavaScript里面有没有类似存取器的特性呢?老早以前是没有的,但现在有了,那就是Object.defineProperty, 它的第三个参数就是可选的存取函数。比如说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var person = {};

// Add an accessor property to the object.
Object.defineProperty(person, "name", {
set: function (value) {
this._name = value;
// do something
},
get: function () {
return this._name;
},
enumerable: true,
configurable: true
});

赋值的时候,person.name = “Tom”, 取值的时候,var name = person.name,简直太美妙了。注意这里define的时候,是定义在实例上的,如果想要定义在类型里面,可以在构造器里面定义。

现在我们从数据到DOM的绑定可以解决掉了,至少我们能够在变量被变更的时候去做一些自己的事情,比如查找这个属性被绑定到那些空间了,然后挨个对其赋值。框架怎么知道属性被绑定到哪些控件了呢?这个直接在第二部分的实现过程中讨论。

再看控件到数据的绑定,这个其实很好理解。无非就是给控件添加change之类的事件监听,在这里,我们在原理方面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,现在开始准备把它写出来。

2.2 数据绑定的实现

我们的框架在启动之前,要先把前面所说的这种绑定关系收集起来,这种属性会分布于DOM的各个角落,一个很现实的做法是,递归遍历界面的每个DOM节点,检测该属性,于是我们的代码结构大致如下所示:

1
2
3
4
5
6
7
8
9
function parseElement(element) {
for (var i=0, l=element.attributes.length; i<l; i++) {
parseAttribute(element.attributes[i]);
}

for (var i=0, l=element.children.length; i<l; i++) {
parseElement(element.children[i]);
}
}

但是我们这时候面临一个问题,比如说你的输入框绑定在name变量上,这个name应该从属于什么?它是全局变量吗?

我们在开始做这个框架的时候强调了一个原则:业务模块不允许定义全局变量,框架内部也尽量少有全局作用域,到目前为止,我们只暴露了thin一个全局变量,所以这里不能破坏这个原则。

因此,我们要求业务开发人员去定义一个视图模型,把变量包装起来,所包装的不限于变量,也可以有方法。比如下面,我们定义了一个实体叫Person,带两个变量,两个方法,然后我们演示一下怎么把它们绑定到HTML界面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thin.define("Person", [], function () {
function Person() {
this.name = "Tom";
this.age = 5;
}
Person.prototype = {
growUp: function () {
this.age++;
}
};

return Person
});

模型方面都准备好了,先在来看界面:

1
2
3
4
5
<div vm-model="Person">
<input type="text" vm-value="name"/>
<input type="text" vm-value="age"/>
<input type="button" vm-click="growUp" value="Grow Up"/>
</div>

为了使得结构更加容易看,我们把界面的无关属性比如样式之类都去掉,只留下不能再减少的这么一段。先在我们可以看到,在界面的顶层定义一个vm-model属性,值为实体的名称。两个输入框通过vm-value来绑定到实例属性,vm-init绑定界面的初始方法,vm-click绑定按钮的点击事件。

好了,现在我们可以来扫描这个简单的DOM 结构了。想要做这么一个绑定,首先要考虑数据从哪里来?在绑定name和age属性之前,毫无疑问,应当先实例化一个Person,我们怎样才能知道需要把Person模块实例化呢?

当扫描到一个DOM元素的时候,我们要先检测它的vm-model属性,如果有值,就取这个值来实例化,然后,把这个值一直传递下去,在扫描其他属性或者下属DOM元素的时候带进去。这么一来,parseElement就变成一个递归了,于是,它只好有两个参数,变成了这样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function parseElement (element, vm) {
var model = vm;

if (element.getAttribute("vm-model")) {
model = bindModel(element.getAttribute("vm-model"));
}

for (var i = 0, l = element.attributes.length; i < l; i++) {
parseAttribute(element, element.attributes[i], model);
}

for (var i = 0, l = element.children.length;; i < l; i++) {
parseElement(element.children[i], model);
}
}

看看我们打算怎么来实例化这个模型,这个bindModel方法的参数是模块名,于是我们先去use一下,从工厂里生成出来,然后new一下,先这么return出去吧。

1
2
3
4
5
6
7
8
function bindModel(modelName) {
thin.log("model" + modelName);

var model = thin.use(modelName, true);
var instance = new model();

return instance;
}

现在我们开始关注parseAttribute函数,可能的attribute有哪些种类呢?我列举了一些很常用的:

  • init, 用于绑定初始化方法
  • click, 用于绑定点击
  • value, 绑定变量
  • enable 和 disable,绑定可用状态
  • visible 和 invisible,绑定可见状态

然后就可以实现我们parseAttribute函数了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function parseAttribute(element, attr, model) {
if (attr.name.indexOf("vm-") === 0) {
var type = attr.name.slice(3);

switch (type) {
case "init":
bindInit(element, attr.value, model);
break;
case "value":
bindValue(element, attr.value, model);
case "click":
bindClick(element, attr.value, model);
break;
case "enable":
bindEnable(element, attr.value, model, true);
break;
case "disable":
bindEnable(element, attr.value, model, false);
break;
case "visible":
bindVisible(element, attr.value, model, true);
break;
case "invisible":
bindVisible(element, attr.value, model, false);
break;
case "element":
model[attr.value] = element;
break;
default:
// statements_def
break;
}
}
}

注意到最后面还有个element类型,本来可以不要这个,但我们考虑到将来,一切都是组件化的时候,界面上打算不写id,也不依靠选择器,而是用某个标志来定位元素,所以就加上了这个,文章最后的示例中使用了它。

这么多绑定,不打算都讲,用bindValue函数来说明一下吧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function bindValue(element, key, vm) {
thin.log("binding value: " + key);

vm.$watch(key, function (value, oldValue) {
element.value = value || "";
});

element.onkeyup = function () {
vm[key] = element.value;
};

element.onpaste = function () {
vm[key] = element.value;
}
}

我们假定每个模型实例上带有一个$watch方法,用于监控某流量的变化,可以传入一个监听函数,当变量变化的时候,自动调用这个函数,并且把新旧两个值传回来。

在这个代码里,我们使用$watch方法给传入的key添加一个监听,监听器里面给监听元素赋值。我们这里偷懒了一下,假定所有的绑定元素都是输入框,所以直接给element.value设置值,为了防止值为空导致显示undefined,把值跟空字符串用短路表达式做了个转换。

接下来,也对element的几个可能导致值变化的事件进行了监听,在里面把模型上对应的值更新掉。这样双向绑定就做好了。

然后回头来看$watch的实现。很显然这里也要一个Map,我们给它取名为$watchers, 存放属性的绑定关系,它的值需要保存一份,供getter获取,同时还有一个数组,存放了该属性绑定的处理函数。当属性发生变更的时候,去挨个把他们调用一下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var Binder = {
$watch: function (key, watcher) {
if (!this.$watchers[key]) {
this.$watchers[key] = {
value: this[key],
list: []
};

Object.defineProperty(this, key, {
set: function (val) {
var oldValue = this.$watchers[key].value;
this.$watchers[key].value = val;

for (var i = 0; i < this.$watchers[key].list.length; i++) {
this.$watchers[key].list[i](val, oldValue);
}
},

get: function () {
return this.$watchers[key].value;
}
});
}

this.$watchers[key].list.push(watcher);
}
}

但是vm怎么就有$watch呢,每个地方都去判断一下非空然后再去创建其实挺麻烦的,所以,这个属性我们可以直接在实例化模型的时候创建出来。

1
2
3
4
5
6
7
8
9
function bindModel(name) {
thin.log("binding model: " + name);

var model = thin.use(name, true);
var instance = new model().extend(Binder);
instance.$watchers = {};

return instance;
}

看看这里的写法,为什么$watchers要额外设置,而$watch就可以放在Binder里面来extend呢?

先解释extend干了什么,它做的是一个对象的浅拷贝,也就是说,把Binder的属性和方法都复制给了创建出来的model实例,注意,这个所谓的复制,如果是简单类型,那确实复制了,如果是引用类型,那复制的其实只是一个引用,所以如果$watchers也放在Binder里,不同的instance就共享一个$watchers,逻辑就是错误的。那为什么$watch又可以放在这里复制呢?因为它是函数,它的this始终指向当前的执行主体,也就是说,如果放在instance1上执行,指向的就是instance1,放在instance2上执行,指向的就是instance2,我们利用这一点,就可以不用让每个实例都创建一份$watch方法,而是共用同一个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<!DOCTYPE html>
<html>
<head>
<title>Simple binding demo</title>
<meta charset="utf-8">
<meta name="viewport" content="width=device-width, initial-scale=1.0">
<meta name="description" content="binding">
<meta name="author" content="[email protected]">
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 src="../js/thin.js"></script>
</head>
<body>
<div vm-model="test.Person">
<input type="text" vm-value="name"/>
<input type="text" vm-value="age"/>
<input type="text" vm-value="age"/>
<input type="button" vm-click="growUp" value="Grow Up"/>
</div>

<div vm-model="test.Person" vm-init="init">
<input type="text" vm-value="name"/>
<input type="text" vm-value="age"/>
<input type="button" vm-click="growUp" value="Grow Up"/>
</div>
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>
thin.define("test.Person", [], function () {
function Person() {
this.name = "Tom";
this.age = 5;
}

Person.prototype = {
init: function () {
this.name = "Jerry";
this.age = 3;
},

growUp: function () {
this.age++;
}
};

return Person;
});
</script>
</body>
</html>

或者访问这里:从零开始编写自己的 JavaScript 框架)—— Demo
以刚才文章提到的内容,还不能完全解释这个例子的效果,因为没看到在哪里调用 parseElement 的。说来也简单,就在 thin.js 里面,直接写了一个 thin.ready,在那边调用了这个函数,去解析了 document.body,于是测试页面里面才可以只写绑定和视图模型。

我们还有一个更实际一点的例子,结合了另外一个系列里面写的简单 DataGrid 控件,做了一个很基础的人员管理界面:http://xufei.github.io/thin/demo/binding.html

2.3 小结

到此为止,我们的绑定框架勉强能够运行起来了!虽然简陋,而且要比较新的浏览器才能跑,但是毕竟跑起来了。

注意:Object.defineProperty 仅在 Chrome 等浏览器中可用,IE 需要9以上才比较正常。在司徒正美的 avalon 框架中,巧妙使用 VBScript 绕过这一限制,利用 vbs 的 property 和两种语言的互通,实现了低版本IE的兼容,我们这个框架的目标不是兼容,而是为了说明原理,所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avalon 的源码。